僑都賦能

僑鄉沙堆的濃濃鄉梓情

五邑是全國著名僑鄉,轄區內的沙堆鎮又是僑鄉中的僑鄉。沙堆鎮位於新會東南部,東、南鄰珠海市斗門區,西連古井鎮,北接古井鎮、珠海市斗門區,陸路和水路交通發達。清末民初以來,沙堆鎮鄉親大量出洋謀生,經過100多年的發展,今天,祖籍沙堆的華僑、華人已經發展至近4萬人,散居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,海外鄉親比家鄉人口還要多。

2021年9月,我率隊到沙堆開展僑情僑史調研,驚喜地發現了多處華僑建築散落在該鎮梅閣村、獨聯村、那伏村等。從這些歷經百年風雨依舊屹立不倒的華僑建築身上,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沙堆籍海外僑胞對家鄉、對父老鄉親的關愛和支持。

古巴橋:萬裏鴻雁愛鄉情

在沙堆鎮那伏村,有一處著名的華僑文物,近百年歷史的僑捐橋梁:古巴橋。當年為什麽要建造古巴橋?

黃柏軍(右二)陪同暨南大學僑史調研組成員、沙堆鎮僑務工作者開展沙堆鎮僑文物調研。

民國初年,那伏村村民在村東頭修築了一道弧形的長堤,並在堤上種上荔枝樹,僅僅數年功夫便長成一條荔枝林長龍。此堤北起那伏村教堂裏北山雞包(山丘名)坡腳的上幹坑(土名),南達東慶裏南的雞尾駁(土名)的竹口,向東彎出,全長1000多米。塘下坑出口處間於長堤之中,劃若鴻溝,把長堤一分為二,造成南北交通阻斷,當時雖有簡便的木橋可供村民小心通行,但過往行人走至此處深感不便,村民祈盼能建一座大橋,但是苦於村中錢財不足,一時不能成事。

古巴橋的修建為村民們解決了出行的不便。該橋於1927年冬動工,至1928年夏建成。古巴橋又被當地鄉民稱作「洋灰橋」,這是因為當時中國建築物使用西方水泥還是比較時髦的事情。「洋灰橋」是鋼筋混凝土結構,橋長10.35米,寬1.65米,厚0.18米,單孔拱橋,兩邊橋墩高約4米,橋面兩邊護欄也是用混凝土搗成。村民原本為這座橋梁命名為「那伏長堤橋」,但由於建橋經費多由旅居古巴的鄉親捐款,最後為表彰旅居古巴僑胞的貢獻,遂命名為「古巴橋」,並在橋護欄兩邊均刻上「古巴」字樣的水泥凹字以作紀念。那伏村父老當年曾經樹碑於橋頭,銘刻捐款者之芳名。時至今日石碑雖已殘舊,但字跡仍可辨認。時移世易滄海桑田,由於水源坑道的改道,道路的變遷,此橋早已由水道橋梁變成旱橋,橋底也填滿了泥土,當年那種橫跨小河渡人到彼岸的作用已不復存在。但每當提及古巴橋,村民總是津津樂道。

沙堆鎮那伏村古巴橋,表彰旅居古巴僑胞對家鄉的貢獻。

關於古巴橋,還有另外一個傳說。事情發生在清朝末期,那時那伏村不少村民為求生計遠赴古巴謀生做苦工,日夜操勞如騾馬,日盼夜盼祖國強大、民族富強。他們得知孫中山在海外宣揚革命,於是群起響應,支持孫中山發起組織的同盟會。為此,那伏村旅居古巴的華僑團結一致,群策群力為中國同盟會籌集革命款項,準備交付給孫中山作為革命經費。由於當時封建勢力的封鎖和實際條件的限製,本來準備用於推翻滿清的革命捐款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至中華民國成立也未能如願送到革命軍手上。中華民國成立後,古巴僑胞由此前的支援民主革命轉變成支持家鄉新建設,將該款項用於家鄉橋梁的建設上,便有了古巴橋。

2012年,古巴橋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過程中,被江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。

僑聯大廈:見證旅美僑胞的愛鄉深情

走進獨聯村,發覺這個小村子不簡單:竟然有僑聯大廈!這個海外僑胞的「娘家」是怎樣建起來的?事情要追溯到40年前。

改革開放的春風讓海外遊子動了心,他們開始結伴回來家鄉走一走、看一看。他們願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家鄉的建設做貢獻,其中,僑胞林有基就是這樣的有心人。1980年,獨聯籍鄉親、旅美僑領林有基首次踏上故土。當時獨聯村還比較落後,故鄉破落蕭條的景象激發了他埋在心底的愛鄉之情,他希望有生之年盡自己的能力造福家鄉。他想到民國時期沙堆籍先僑倡議建立歸僑組織僑安會的非凡作用,於是向獨聯村父老鄉親建議建造獨聯僑聯大樓,並願意帶頭捐款。

林有基的提議得到海內外獨聯鄉親的熱烈響應,尤其是林湛賢、林發枝等僑彥在僑居國各牽頭籌集捐款。兩年後的1982年春,獨聯僑聯大廈落成了。

獨聯僑聯大廈落成伊始,這裏即成為海內外僑胞和鄉親建設家園的「參謀部」:配備自來水供應(改革開放初期獨聯村內仍未建立自來水網絡),擴建小學校樓和籌募獎學基金,復辦《獨聯僑刊》,修橋築路等大大小小的工程項目,僑委會、村委會都是在此熱烈討論運籌帷幄,使一張張藍圖變成美景、一個個夢想變成現實;僑胞、僑屬、鄉親以及各界友人在這裏團圓、相聚,成為海內外鄉親溫暖的家。

花旗巷:旅美華僑留下的愛國路

花旗國,五邑民間對美國的俗稱也;花旗客,父老鄉親對旅居美國鄉親的俗稱。100年前,一班旅居花旗國的花旗客在家鄉修築了一條花旗巷,花旗巷的故事被父老鄉親傳頌了100多年,感人肺腑。

在獨聯村的東和里十五巷,是一條從南至北,從上街至巷尾都鋪上水泥的路。上了年紀的人,都知道這是很有名氣的花旗巷。現在鄉道鋪上水泥並不是什麽令人稀奇的事情,但是時間倒退到100年前,那可是吸引眼球的新鮮事。據老一輩的獨聯村鄉親說,花旗巷修建於1920年,由獨聯村旅美華僑林英銳、林賢豪等人發起捐款而建。

花旗巷是獨聯村歷史上最早由華僑捐款贊助建成的巷子,建築工程選用的水泥質量優良,所以至今路面尚好。那時候,因為嶺南農村社會建設比較落後,這條路建成之時引起了轟動,十裏八鄉參觀者絡繹不絕,成為一大新聞。

旋安閣:九十載燃點文化火種

沙堆梅閣村旋安閣(圖/《華夏》期刊)

梅閣村有座聞名遐邇的僑捐老建築:旋安閣,又名梅閣僑刊社、梅閣閱書報社,是見證梅閣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歷史建築。

華僑出洋早,最早接觸西方高新科技和文明,他們認為家鄉要發展首先要重視文化教育,所以他們最樂意捐助家鄉的教育文化事業。梅閣村在民國初期就在海外僑胞的支持下成立閱書報社。1928年,梅閣閱書報社建立在新隆街的一間商鋪中,那時的閱書報社已經展示了「睜眼看世界」的胸襟和氣魄:報社墻上掛著世界地圖、中國地圖和廣東地圖,還擺放著大量傳播中國新思想的雜誌書籍。

1931年由海外僑胞捐助,梅閣閱書報社重新選址,新的旋安閣落成,為今後《梅閣僑刊》雜誌的繼續出版提供辦公場所。旋安閣為《梅閣僑刊》遮風擋雨,兩者命運緊密相依。《梅閣僑刊》創刊於20世紀20年代末,期間經歷了諸多風風雨雨,抗戰期間因為戰亂僑匯斷絕而停刊,1989年再次恢復出版,從家鄉郵寄到千裏之外的梅閣僑胞手中,讓海外僑胞可以通過《梅閣僑刊》了解家鄉的發展和建設。

梅閣村旋安閣、《梅閣僑刊》,90年僑史、90年風雨,說不完的華僑故事,說不完的家國情懷。

梅閣舊碼頭:滔滔江水念僑恩

梅閣碼頭舊址建於1930年,距今90多年。碼頭舊址坐西向東,由碼頭、涼亭、紀念亭三部分組成。紀念亭平面為八角形,磚混結構,穹隆頂,4個門口,直徑5.6米。亭內墻身鑲有4塊硯石碑,每塊碑長為1.8米,寬為0.8米,記錄了當地村民特別是海外僑胞集資興建梅閣碼頭的歷史,還有古巴、美國、加拿大等華僑捐款芳名。

碼頭涼亭平面為四方形,磚混結構,平頂,頂層板畫壁畫。該碼頭舊址是當地華僑興建家鄉公益事業的實物,是重要的華僑文物,對深入研究沙堆鄉土歷史、華僑史、社會發展史有著重要的價值。

沙堆僑安會:僑心思歸安享太平

沙堆僑安會大樓(圖/《華夏》期刊)

沙堆僑安會大樓坐落於新會沙堆鎮的沙堆中心大街西北。1919 年,為團結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維護自身利益、組織捐資家鄉建設等,旅加拿大華僑在溫哥華設立沙堆僑安會總會。不久,由總會發動在北美、中美等地的沙堆華僑募捐了一筆款項,派幾位華僑回鄉,主持興建分會大樓(即現在的沙堆僑安會)。沙堆僑安會是按照西式樓房設計,選址在當時流經沙堆圩的西坑的坑邊,所以工程特別浩大,建築要求格外牢固。工程從1929年開始打樁施工,到1931年竣工。

大樓落成後,沙堆僑安會成為歸僑僑眷聚會的好地方。1922年創刊的《沙堆公安月刊》也遷此編輯文稿,印刷發送到海外華僑手中。1940年6月2日,新會縣義勇遊擊大隊的共產黨員奉命深入日偽軍內部,動員那伏偽軍將領高勤部反正。高勤的反正部隊襲擊駐那伏村的日偽軍,生擒了日偽華南派遣軍總司令方正華。日軍上尉村上騎馬逃跑回江門,他惱羞成怒,親自駕飛機轟炸沙堆地區。日本飛機轟炸的目標是沙堆僑安會和遊擊隊駐地。1940年6月4 日下午2時,3架日機由北面飛至沙堆上空,向沙堆圩鎮及那伏等地的樓房、碉樓、祠堂等建築物狂轟濫炸。由於受到遊擊隊戰士的抗擊,日機只能在僑安會四周投下數十枚炸彈,幸未炸中僑安會主樓,只是圍墻和廚房被炸毀,主樓墻上彈痕累累。僑安會大樓在日軍炮火中巍然屹立,顯示了僑鄉兒女不畏強暴頑強抗戰的大無畏精神。抗戰勝利後,加拿大溫哥華沙堆僑安總會又發動僑胞捐款,派人帶回大筆維修款項,對沙堆僑安會進行修繕,使先僑的祖業恢復原貌。《沙堆公安月刊》改名為《沙梅僑安月刊》,繼續在僑安會辦刊直到1949年。

1966年到1976年期間,受到極左思潮的影響,沙堆僑安會樓頂的一對泥獅子被拆毀,又被鑿掉僑安會的「安」字,且僑安會內部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的東西全部被毀壞。粉碎「四人幫」後,1979年落實了僑務政策,沙堆人民公社拔款4500元,對沙堆僑安會進行修繕,恢復樓頂的雙獅,按原狀恢復「安」字,門前辟為小公園,樓後建有廚房。華僑和港澳同胞捐助了各種設備(樓頂的大電子表、二樓睡房的床、大廳的木椅、鐵椅等)。沙堆僑安會修繕後,不少華僑和港澳同胞對祖國、對家鄉有了歸屬感,大家紛紛結伴組團回鄉探親,亦有不少人在沙堆僑安會二樓住宿。沙堆鎮歸國華僑聯合會會址就設在沙堆僑安會內,真誠為僑胞、僑眷服務。沙堆僑安會得以重現光彩。

1981年,《沙梅僑安月刊》更名為《沙堆僑刊》。復刊首期,編輯部還是設在沙堆僑安會。海外僑胞、港澳同胞不斷組團回國觀光並回沙堆故鄉探親訪友。他們第一時間是到僑安會與編委們座談,送上辦刊經費。1991年是沙堆僑安會落成60周年和《沙堆僑刊》復刊10周年,鎮僑聯和僑辦請示鎮人民政府,又爭取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的支持,將僑安會內外重新粉飾。

2002年5月,沙堆鎮僑聯、僑辦和沙堆僑刊社經研究,向溫哥華沙堆僑安總會提交修繕沙堆僑安會的申請報告。同年11月,僑安總會派胡光俊、廖全享回鄉實地研究修繕方案。2003年2月,胡光俊、胡漢業先生代表加拿大僑安總會回鄉驗收修繕工程方案。3月,僑安總會決定再把沙堆僑安會全面修葺,於是發動僑胞,籌得修繕款由胡光俊、廖鴻樹於年底帶回交予沙堆僑刊社。2004年3月開始修葺工程,於4月完工。

2017年8月23日中午,受颱風「天鴿」的襲擊,有86年歷史的沙堆僑安會大部分窗門損壞,二樓平臺底及部分橫梁、柱多處水泥剝落,鋼筋裸露。為護好沙堆僑安會這座先僑當年捐建的建築物,沙堆鎮人民政府高度重視,下撥了維修經費35000元;溫哥華僑安總會在海外籌集了一部分善款,經過海內外鄉親的群策群力,維修工程於2017年11月30日動工,於2018年1月19完工,工程共耗資44000元。

沙堆僑安會原有頂樓大鐘是沙堆沙西仁興里旅港僑胞廖國雄於1995年捐贈,因年深日久,大鐘受風雨侵蝕,機件老化,致使原大鐘10多年不能使用。2018年年初,沙堆僑刊社名譽社長廖根盤發動10位熱心鄉親共捐贈人民幣20000元,購買由山東製造的大型建築用鐘⸺恒瑞2014智能塔鐘一座,贈送給沙堆僑安會。2019年9月,由沙堆鎮政府出資,清拆僑安會門前的建築物,重建僑安會門前圍墻,於11月20日竣工,使僑安會的全貌得以展現,鄉人經此皆駐足欣賞這座近百年的建築物。現在的沙堆僑安會,仍然是《沙堆僑刊》辦公的地方,也是海外華僑、港澳同胞回鄉探親聯系鄉情座談的地方。

作者:黃柏軍(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、《五邑僑史》雜誌主編)

來源:廣東省僑聯《華夏》期刊